發布成功
贊賞金額:
支付金額:5元
支付方式:
贊賞成功!
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~?
荷蘭半導體供應商ASM International 周二表示,預計美國新的政策將嚴重影響其在中國的銷售,因為它報告的第三季度收入略高于其自己的預測。
數據顯示,該公司7 月至 9 月收入同比增長 33% 至 6.1 億歐元(6.0738 億美元),超過公司 5.7 億至 6 億歐元的指導范圍,而新的季度訂單為 6.76 億歐元。
根據將臺積電 (TSMC) 和英特爾列為客戶的 ASMI 的說法,美國新政策將影響其在中國 40% 以上的銷售額,因此該集團決定減少第三季度的訂單和相關積壓訂單。
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概述說:“我們在中國的設備銷售占 2022 年前九個月總收入的 16%,一直是我們業務增長的一部分,對集團盈利能力做出了巨大貢獻?!?
該集團現在預計 10 月至 12 月的季度環比銷售額基本穩定在 6 億歐元至 6.3 億歐元,其中包括來自 ASMI 于 10 月 3 日收購的碳化硅外延設備業務 LPE 的貢獻。
半導體設備,日子難過
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第三季法說會13 日落幕,會中釋出景氣放緩訊號,公司除松口7 納米需求下滑外,更二度調降資本支出,并預料2023 年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衰退。在此之前,美光、英特爾等大廠已陸續調整資本支出,如今,連身為半導體模范生的臺積電,投資計劃也再縮手,加上美國禁令影響,把電腦提設備商2023 年日子恐怕不好過。
臺積電1月釋出2022年資本支出將達到400~440億美元的高檔水準,前次下修到約400億美元,而考量到設備交期仍長,以及目前中期展望的產能優化,因此二度下修2022年資本支出至360億美元。其中,約70%用在先進制程,10%用在先進封裝,10-20%用在成熟制程。
事實上,消費性電子需求從年初一路溜滑梯,IC設計公司最先發難、砍單,第二季起風暴陸續席卷到封測廠、晶圓廠,而設備業直到2022年中旬還在狀況外,對于2022年營運抱持十足信心,主要是因為離終端市場遙遠,通常也是對景氣降溫最后知后覺的一群。
沒想到,7月起豬羊變色,半導體設備業者陸續收到客戶砍單或遞延訂單的消息,就連臺積電設備供應鏈也不例外。據了解,多數廠商的2023年訂單被遞延到1~2年之后,臺積電在7月法說會上首度調整資本支出,當時業內也多預期10月份恐會進一步下修。
某臺灣設備廠主管就私下透露,需求下滑的速度真的很快,令人措手不及,多數同業認為2023年成長將趨緩、甚至衰退。因此,臺積電這次二度下修資本支出,并沒有太過意外,但確實也讓設備供應鏈士氣更為低迷。
業內人士指出,需求都已在走下坡,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最新禁令更是給設備商沉重一擊。自美中貿易戰開打來,許多臺系設備商、耗材商一邊搭上臺積電擴產列車,另一邊又承接中國客戶大單,等于兩邊都賺飽飽。不過,在禁令上路后,那些原本坐享中國去美化政策利多的廠商首當其沖,而臺積電因應市況需進行緊縮,相關廠商接單自是不容樂觀。
該人士也逗趣說到,在禁令出來之前,每家設備供應商都想要強調自己在芯片制造鏈的地位,其技術、打入的客戶有多先進。現在大家反而想避談先進制程的布局,就怕被掃到臺風尾。不過,話語權本來就掌握在客戶跟龍頭廠手上,現在也只能靜觀其變、等候通知。
隨著半導體大廠陸續下修資本支出,法人則認為,景氣熱的時候,擴產總是一窩蜂,也不會記得前車之鑒,每家廠商都會瘋狂追加資本支出,下修時也一樣,2023年各大廠的資本支出勢必會更為緊縮,加上美國禁令上路,臺系設備業者勢必很難脫身、躲過風暴。
廠務工程部分,基于臺積電表示高雄廠28納米、美國廠、日本廠進度「on schedule」、南京廠獲得一年許可證,因此廠務工程應不致于受到太大沖擊。而耗材、材料部分,2022年初客戶大餅都劃到2025年以后,未來在新增產能縮減下,需求自是同步降溫,后續營運也待觀察,預期將回歸各自表現。
整體來看,目前市場預期,隨著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及美國新禁令實施,預期2023年半導體資本支出將縮水,不過,景氣總有起落,待景氣復蘇時,企業也會重啟投資,屆時將迎來新一輪機會。
關于我愛方案網
我愛方案網是一個電子方案開發供應鏈平臺,提供從找方案到研發采購的全鏈條服務。找方案,上我愛方案網!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適的方案就可以直接買,沒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開發。我愛方案網積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業開發資源,能提供標準的模塊和核心板以及定制開發服務,按要求交付PCBA、整機產品、軟件或IoT系統。更多信息,敬請訪問http://www.zhaochuanqisf.com